农村电商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应用:促进农村产业升级与就业创业
在广袤的农村大地,传统经济模式长期占据主导,农产品销售渠道狭窄,农民守着优质的农产品,却难以卖出好价钱。曾有这样一个故事,某农村地区盛产优质苹果,以往每到收获季节,果农们只能等待外地收购商上门,价格被压得极低。一年,丰收的苹果产量大增,收购商却大幅压低价格,果农们无奈只能低价抛售,损失惨重。而与此同时,城市消费者却常常抱怨购买的苹果品质参差不齐,价格还偏高。这种农村优质农产品滞销与城市需求难以满足的矛盾,深刻反映出传统农村经济模式在产销对接上的困境。
然而,农村电商的兴起,如同一剂良方,为破解这一困境带来了希望。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 55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 2024 年 12 月,我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 2.8 万亿元,同比增长 18.5%。农村电商展现出的强大活力,与传统农村经济模式形成鲜明对比,凸显出其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方面具有巨大潜力和不可忽视的重要性。
农村电商在农产品上行方面的作用
拓宽销售渠道,提升农产品销量
农村电商打破了地域限制,将农产品直接推向全国乃至全球市场。以浙江临安的山核桃产业为例,根据临安电商协会发布的《2024 年度临安山核桃电商销售情况报告》,过去山核桃主要通过线下经销商销售,销售范围有限。随着农村电商的发展,临安众多山核桃加工企业和农户纷纷开设网店,借助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将山核桃销往全国各地。2024 年临安山核桃通过电商渠道的销售额达到 15 亿元,占总销售额的 60%,销量同比增长 35%。电商平台为农产品搭建了直接面向消费者的桥梁,大大拓宽了销售渠道,提升了农产品的市场覆盖面。
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
通过农村电商,农产品不再以初级产品形式销售,而是经过包装、品牌打造等环节,提升了附加值。例如,陕西洛川的苹果,洛川县农业农村局发布的《洛川苹果产业电商发展成果报告(2024 年)》显示,以往以散装形式出售,价格较低。当地电商企业对洛川苹果进行精心包装,打造 “洛川塬上红” 等品牌,突出苹果的产地优势、品质特点,通过电商平台销售,价格比普通散装苹果高出 30% - 50%。同时,电商还带动了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发展,如将苹果加工成果汁、果脯等产品,进一步提升附加值。据洛川县农业农村局统计,2024 年洛川苹果产业通过电商及相关深加工,带动农民人均增收 3000 元。
农村电商在工业品下行方面的作用
丰富农村消费市场,提升农民生活品质
农村电商让工业品能够更便捷地进入农村市场,丰富了农民的消费选择。在某偏远农村地区,根据 [具体调研机构名称] 发布的《某偏远农村地区电商消费情况调研报告(2024 年)》,以往农民购买家电、日用品等工业品,需要到县城甚至更远的城市,不仅路途遥远,可选择的商品种类也有限。随着农村电商的发展,京东家电专卖店、淘宝村服务站等在农村落地,农民通过电商平台可以购买到国内外各种品牌的家电、日用品等。2024 年该地区农村居民通过电商购买工业品的金额同比增长 40%,购买的商品种类增加了 50%,极大地提升了农民的生活品质。
降低工业品采购成本,促进农村生产发展
对于农村生产经营主体来说,农村电商降低了工业品采购成本。以农村的种植大户和养殖大户为例,根据对多个农村种植、养殖大户的调研资料以及相关行业分析报告,以往采购化肥、农药、饲料等生产资料,由于采购渠道有限,往往价格较高。通过农村电商平台,他们可以直接从生产厂家或大型经销商处采购,减少了中间环节,降低了采购成本。例如,某养猪场在其内部财务报告以及接受行业媒体采访时提到,通过电商平台采购饲料,每吨采购成本比以往降低了 200 - 300 元。这不仅提高了农村生产经营主体的经济效益,也为农村生产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农村电商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促进作用
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
农村电商的发展促使农业生产向产业化、规模化方向转变。以江苏宿迁的花木产业为例,宿迁市农业农村局发布的《宿迁花木产业电商发展报告(2024 年)》显示,在电商的推动下,宿迁的花木种植从过去的分散经营逐渐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众多花木种植户通过电商平台接到大量订单,为满足市场需求,开始扩大种植规模,成立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统一生产标准、品牌推广和销售。2024 年宿迁花木产业电商销售额达到 50 亿元,花木种植面积从 2020 年的 10 万亩扩大到 15 万亩,形成了集种植、加工、销售、物流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推动了农业产业化发展。
带动农村服务业发展
农村电商的兴起带动了农村物流、仓储、包装等服务业的发展。在湖北的一些农村地区,湖北省商务厅发布的《湖北省农村电商服务业发展统计报告(2024 年)》显示,随着电商业务量的增加,物流企业纷纷在农村设立服务网点,如菜鸟驿站、顺丰速运等。同时,农村的仓储、包装等配套产业也迅速发展起来。2024 年湖北农村电商带动的物流、仓储、包装等服务业新增就业岗位 5 万个,服务业产值同比增长 30%,优化了农村产业结构。
农村电商对农民就业创业的促进作用
创造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
农村电商为农民提供了丰富的就业岗位。除了电商运营、客服等直接与电商相关的岗位外,还包括农产品加工、包装、物流配送等环节的岗位。在山东菏泽的曹县,曹县人社局发布的《曹县电商产业就业情况统计报告(2024 年)》显示,电商的发展让许多外出务工的农民选择回乡就业。2024 年曹县电商相关产业吸纳就业人员 10 万人,其中返乡农民工 3 万人,人均月收入达到 4000 元以上。农村电商不仅解决了农民的就业问题,还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激发农民创业热情,培育新型农民
农村电商降低了创业门槛,激发了农民的创业热情。许多农民利用电商平台,凭借自身的技能和资源开展创业。例如,安徽砀山的一位农民,根据砀山县电商服务中心的创业案例记录以及对该农民的访谈资料,凭借对水果种植的经验,通过电商平台销售自家种植的酥梨,并逐步发展成为集种植、销售、加工为一体的电商企业。据砀山县电商服务中心统计,2024 年砀山新增农民电商创业者 1000 余人,带动周边农户共同发展,培育了一批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农村电商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农村产业升级、就业创业带来了新机遇。然而,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挑战。一方面,农村电商人才短缺问题较为突出,农民对电商运营、营销等知识掌握不足,需要加强相关培训。另一方面,农村物流配送体系仍不完善,部分偏远农村地区物流成本高、配送时效低,影响了农村电商的发展。此外,农产品标准化程度低,在质量把控、品牌建设等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
为了更好地推动农村电商发展,政府应加大对农村电商的扶持力度,加强农村电商人才培养,完善农村物流配送体系,提高农产品标准化水平。农村电商企业和从业者要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加强品牌建设,提高服务质量。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农村电商将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让农村经济焕发出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