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庄乡:特色种植撑起村集体经济“致富伞”
“姐妹们,咱们加把劲儿把这批羊肚菌快点包装好!”走进河南省平顶山市舞钢市杨庄乡操占村羊肚菌种植基地的包装车间,操占村党支部书记孙晓平正带领工人们正在挑选、分拣已经晒干的羊肚菌,一枚枚羊肚菌被工人们捧在手上宛如艺术品一般。
羊肚菌被工人捧在手上 马建勋 摄
近年来,杨庄乡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高效、优质的食用菌产业,为促进农业提质增效、村集体经济增收探索出一条新路子。
走进种植大棚,看到的却又是不同的景象。绿苗下藏着即将成熟的西瓜,瓜农们忙着点种、洒水、防风。一颗颗西瓜长势喜人,焕发出勃勃生机。
绿苗下藏着即将成熟的西瓜 马建勋 摄
原来,操占村羊肚菌种植基地采取了菌瓜菜三茬轮作模式,每年十一月底种植羊肚菌,第二年五一前采摘完毕,采摘周期5个月,羊肚菌种植基地共有大棚57座,除了羊肚菌种植,1月初至4月底采取“基地+农户+专业技术团队”模式,集中发展珍稀菌——羊肚菌种植;5月至12月集中发展特色茄科(圣女果)和瓜果(西瓜、草莓)及水果萝卜。“菌瓜菜三茬轮作模式,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附加值,每年增加村集体收入30余万元。”操占村党支部书记孙晓平介绍说,“下一步,我们要依托‘操占有戏’直播账号,通过电商平台进一步打开销路,更好地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服务。”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关键。近年来,杨庄乡以“南农旅、中商加、北能源”的发展大局,坚持产业兴旺,助力村集体经济发展,紧盯香菇和珍稀菌两个核心。一是依托省级龙头企业——金菇菌业,做到“抓两头、促中间”,即抓产业链“上头”的菌种试种、菌棒生产、菌包供应;抓产业链“下头”的回购储存、物流配送、深加工及电商销售;中间让利给种植户,促进规模扩大、品质提升、群众增收。二是鼓励发展珍稀菌种植,努力在两年时间内,使全乡羊肚菌种植由150亩扩大到300亩以上,棚内种植面积由60亩扩大到200亩以上,并配套建设冷库、烘干和分拣车间,提高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同时吸纳本村及邻村群众务工就业,在增加集体经济收入的同时,实现群众土地流转收入和工资性收入的双提高。
杨庄乡操占村羊肚菌种植基地是杨庄乡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生动实践。“近年来,杨庄乡坚持将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加大食用菌特色种植面积,积极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充分挖掘提升本地特色农产品品牌价值,持续推动村集体经济蓬勃发展。”杨庄乡党委书记赵巨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