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 年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第一年,我国经济增长预计将实现 5%以上的发展目标, 2023 年 1 月, IMF 预测中国 2023 年经济将达到 5.2%,高盛预计 5.2%、摩根斯坦利预计 5.7%。我国经济回暖集中体现在消费迅速回升,投资反弹、新兴产业强劲。如春节假期全国国 内旅游出游 3.08 亿人次,同比增长 23.1%,实现国内旅游收入 3758.43 亿元,同比增长 30%;2023 年春节档总票房 67.24 亿, 位列中国春节档票房榜历史第二位,共 2 部电影票房破 20 亿。2023 年春节期间, 全国累计揽收邮件快件 103.67 亿件,其中农产品电商发挥了重要作 用。2023 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 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1)恢复消费, 主 要是指立足当前针对受疫情影响较为严重的部分消费,特别是线下的接触性消费, 如购物、 餐饮、旅游等。(2)扩大消费,包括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比如建设国际消费中心 城市等。从消费规模的角度来看,汽车、家电、家居、餐饮, 这些被称为传统消费的"四大 金刚"将成为 2023 年拉动消费的主角。2023 年的促消费工作将更加系统,商务部已经将 2023 年定为"消费提振年",并联合 有关部门,调动各方行业协会、企业组织开展促消费活动,实现"季季有主题、月月有展会, 周周有场景"。2020 年 11 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 年远景目标的建议》;2019 年 5 月,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数字乡村发展 战略纲要》;2022 年 4 月,中央网信办、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家乡村振兴局联合印发《2022 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2021 年 12 月,国家发改委发 布《"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2021 年 10 月, 2021 年 10 月 9 日, 商务部、中央网信 办和国家发改委《"十四五"电子商务发展规划》;2023 年 2 月 27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 布《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等,是我国农产品电商发展的指导政策。(1)提出了九个方面的重要工作:2023 年 1 月 2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 2023 年中央一 号文件《关于做好 2023 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了九个方面的重点 工作:①抓紧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②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③强化农业科技 和装备支撑;④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⑤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⑥拓宽农民增收致富 渠道;⑦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⑧健全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⑨强化政策 保障和体制机制创新。(2)提出了农村电子商务"五个关键词":数字兴农、数字乡村、农副产品直播、预制菜、 即时零售。特别是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提升净菜、中央厨房等产业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这是预制菜首次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 预制菜行业将迎来更大发展 机遇。(3)在加快发展现代乡村服务业部分指出:完善县乡村电子商务和快递物流配送体系, 建设县域集采集配中心,推动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共同配送、即时零售等新模式, 推动冷链物流服务网络向乡村下沉。(4)在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部分指出:深入实施"数商兴农"和"互联网+"农产品出 村进城工程,鼓励发展农产品电商直采、定制生产等模式,建设农副产品直播电商基地。提 升净菜、中央厨房等产业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5)在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支农作用部分指出:优化'保险+期货'"。2023 年是中央一号 文件连续第八年提及"保险+期货",我国郑州、大连、上海期货交易所通过"保险+期货" 服务三农,这一特色金融支农模式在保障农户稳收增收、推动乡村产业健康发展、助力乡村 振兴方面进一步得到了国家层面的高度认可。2023 年 3 月 8 日,我国快递业务量已达到 200.9 亿件, 比 2019 年达到 200 亿件 (200.9 亿件) 提前了 72 天, 比 2022 年提前了 6 天。2023 年全国快递业务量第一个 100 亿件用时 39 天, 第二个 100 亿件用时 28 天, 缩短了 10 天。快递业出现的"井喷"标示着 2023 年消 费"恢复和扩大"形势明显好于 2022 年。农产品电商在解决农产品电商就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国民经济由增长向发展转 变将发挥重要作用。具体来说, 有 10 大趋势:1 、规模化趋势。根据我国农产品电商的实际和政策,预计我国农产品电商规模将不断 地提高,仅就农产品网络零售而言, 到 2025 年将超过 8400 亿元, 2035 年将超过 20000 亿 元。2 、规范化趋势。根据我国农产品电商的实际和"严监管"政策, 我国农产品电商将不 断地规范, 违法、违规、违标现象将逐年减少。3 、标准化趋势。根据我国农产品电商的实际和标准化发展,《"十四五"电子商务发展 规划》"提高农产品标准化、多元化、品牌化、可电商化水平, 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我国农 产品电商标准将不断完善。农产品标准化覆盖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的每一个环节,包括从种前 到栽培、管理、收获,再到清洗、搬运、销售。4 、绿色化趋势。根据我国农产品电商的实际和绿色发展政策,我国农产品电商包装将 继续实现"9218"工程目标。邮政总局提出, 2023 年巩固快递包装治理成效,推进行业绿 色低碳发展。特别是要抓好农村寄递物流体系"一村一站"、农村电商快递协同发展示范创建、快递进厂"5312"、绿色发展"9218" 、快递业务经营许可实地核查验真、快递服务质量提升等 7 个工程。5、数智化趋势。根据我国农产品电商实际,数字化+智能化是一个发展趋势, 数字化是 信息技术、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元宇宙、ChatGPT 等技术的 应用和不断融合发展的过程。在条件可能的情况下, 我国城乡农产品电商可以探索采用无人 店、无人餐厅、无人机送货及无人货柜等多种模式,加快农产品"从田头到餐桌、从枝头到 舌头、从加工厂到炕头"的过程,探索生鲜短距离模式。6、网链化趋势。根据我国农产品电商实际和供应链发展政策,根据 2022 年 5 月 27 日, 财政部、商务部发布《关于支持加快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 进一步促进冷链物流发展的通 知》。在 2025 年前,推动农产品冷链流通基础设施更加完善, 重要集散地和销地农产品批发 市场、加工配送中心及零售终端冷链流通能力显著提升,调节农产品跨季节供需、支撑农产 品跨区域冷链流通的能力和效率继续增强,为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提供坚实基础。根据我国农产品电商实际和供应链发展政策, 2022 年 2 月 17 日,财政部办公厅 商务 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的通知,重点抓住跨区域农产品批发市场和 干线冷链物流,补齐农产品流通设施短板,打通农产品流通"大动脉";完善产区"最初一 公里"初加工设施设备, 提升农贸市场、菜市场"最后一公里"惠民功能, 畅通农产品流通"微循环"。7 、国际化趋势。根据我国农产品电商实际和"一带一路"倡议的精神, 我国农产品跨 境电商将"走出去、引进来",农产品电商交易规模和冷链班列数量将得到增加。8、创新化趋势。根据我国农产品电商实际和数字科技的应用(如 ChatGPT 等),农产品 电商模式创新将进一步多样化。9、现代化趋势。根据我国农产品电商实际和数字科技的应用,我国农产品电商的交易、 物配供应链、支付及供应链金融将更加现代化。10、数字化趋势。根据我国农产品电商实际和数字科技的应用,数字农产品生产、数字 化流通、数字化消费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我国数字经济中的比例大幅度提高。从农产品电商的专业角度,看我国农产品电商的发展趋势,有 11 大趋势:网上期货期权交易、大宗商品电子交易、B2B 网上交易、社区团购、外卖电商、生鲜电 商、预制菜电商、直播电商、跨境电商、易货电商将得到联动发展,使农产品电商"红海" 变成"蓝海",从而使农产品电商与其他农村电商的错位竞争成为可能,创新、协调、绿色、 开放、共享、联动的生态圈、生态链体系的出现, 促进传统电商向新电商转型升级。所谓"网链化"趋势是指农产品电商在延长产业链、联接供应链、提升价值链、整合利 益链、应用技术链、培育生态链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充分赋能乡村振兴和数字乡村振兴,探 索以数字农产品赋能乡村振兴发展路径。数字农产品电商的赋能作用越来越明显, 如在"三品一标"农产品,以及物质文化遗产 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上行中发挥巨大作用。农民丰收节、农产品品牌促进年、农业质量年等 活动的效果越来越充分地体现出来。2023 年我国手机上网居民越来越多, 移动交易、移动支付、移动管理及其覆盖面越来 越大, 以拼多多为代表的社交电商成为一种趋势。直播电商仍然是我国农产品电商的重要模 式之一,"手机成为农民的新农具,直播成为农民的新农活,数据成为农民的新农资,文化 成为农民新生活"。在 2021 年、 2022 年预制菜电商成为热点的基础上, 2023 年预制菜将进 入大健康"2.0"升级发展阶段,2023 年 1 月底, 预制菜企业数量已经突破 8 万家,规模和 质量将更上一个台阶,农业主体、餐饮企业、食品加工企业、家电企业四大市场主体纷纷进 入该领域, 泡沫仍然较大。阿里、京东、拼多多、抖音、快手、叮咚买菜、一亩田、惠农网、中国邮政、 832 平台、 苏宁易购等电商企业和平台, 将仍然引领我国农产品数字化转型。如京东农场、阿里未来农 场在生鲜生产、流通、消费过程中具有示范性。谷歌、亚马逊、DHL、苏宁易购、顺丰快递 以及沃尔玛等都在推出无人机配送业务。阿里、京东在智慧物流领域已经取得了突飞猛进式 的发展,构建起了以无人仓、无人机和无人车为三大支柱的智慧物流体系。"近场社区电商" 及即时零售成为未来网络零售发展方向。农产品的全品类、全渠道、网上与网下、产前产中产后、售前售中售后等多渠道、多维 度相互融合发展,是农特产品电商上行的发展趋势。大量的农产品通过网上"走出去",通过网上"走进来"。2023 年 2 月,"大爱无国界"国际义卖活动再次走进淘宝直播间, 数据显示,该直播累计有近 80 万人次观看。其中, 直 播间的外交官们分别来自印度尼西亚、南非、卢旺达、乌兹别克斯坦、西班牙、泰国、爱尔 兰、意大利等国。近年来,象这样的国际直播带货活动多次举行, 取得了很好的带货效果。大量的农产品国际标准引入中国,中国积极参与农产品国际标准的制订,中国一些农产 品标准成为国际标准,通过农产品电商"反弹琵琶",促进现代农业标准化和可追溯体系建 设的进程。2019 版《冷链物流标准目录手册》已完成,内容包括冷链物流基础性标准、设 施设备相关标准、技术作业与管理标准等 283 项标准。其中 2019 年发布实施标准总计 20 项。农产品电商上行将赋能整个社会的绿色生产、绿色物流、绿色配送、绿色销售、绿色消 费、绿色环境等一条龙的绿色化,促进整个系数的有效性,特别是 2017 年以来倡导的电商 绿色包装盒等的推广,将加速绿色化的进程。农产品电商快递绿色网点,实现塑料包装可降 解,包装盒可循环率都将大幅度提高。新冠肺炎疫情促进了农产品电商无接触性物流配送的发展,后疫情时期多种"无接触性" 交易模式仍然将得到发展。如阿里创新盒马鲜生、盒马小站、盒马菜市、盒马 mini、盒马 F2、盒马里、盒马 pink'n go 等 7 种业态;京东推出京东到家、京东云店、7Fresh、七鲜生活、 七范儿、七鲜超市、京喜(京东拼购 APP)、京东小七拼等电商产品;还有中国邮政小店、 中国电信小店等提供的配送服务中,无人店、无人餐厅、无人机送货及无人货柜等多种模式 日渐流行起来。我国县-乡-村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将迅速转型为数字农产品供应链数字控制塔,成为农产 品生产(种植、养殖、加工) 的数字化指挥中心, 成为农产品流通的信息化服务中心, 成为 市场消费新潮的引导中心,从而整合、协同县域数字经济发展的各种资产和资源。数字农产 品 ChatGPT 将广泛应用在数字农产品电商领域,探索分布式 AI 模式创新。回顾 2022 年,我国农产品电商的不断创新发展,推动着农产品电商理论研究,也催生 了大量的研究成果, 如大量的论文、研究报告、分析报告、社科课题, 以及举办的各类大型 论坛、专题研讨会。据不完全统计,2023 年 3 月 12 日中国知网统计的涉及农产品电商的论 文有 17 个方面 5431 篇。2022 年 4 月 23 日,"农产品电商 30 人论坛"正式启动, 东北财经大学校长原书记夏春 玉教授、河北农业大学副校长赵邦宏教授、广西财经学院校长夏飞教授、湖南商务职业技术 学院校长李定珍教授4个人启动了30人论坛。5月18日,"农产品电商30人论坛"专门举 行了农民的特色农产品如何卖(职业打假如何打、小微企业利益如何保护、消费者利益如何 保护) 的研讨会。10 月 16 日,"农产品电商 30 人论坛"组织农产品电商界学习"二十大报 告"线上座谈会。11 月 12 日, 第 14 个"双十一"高层研讨会。12 月 31 日的"农产品电 商 30 人论坛""网上跨年夜话"活动。将数字农产品作为乡村振兴的核心和抓手,探讨数字农产品赋能乡村振兴,元宇宙对数字农产品影响,引起业界对这些问题的兴趣和研究。数字农产品的文化建设包括数字农产品的商品文化、品牌文化、环境文化、伦理文化等 问题,引起业界高度重视。倡导数字农产品的文化建设得到业界的普遍共识:倡导积极健康 的数字农产品电商新文化,倡导将数字农产品作为数字乡村建设的核心内容,倡导探索多种 数字农产品电商的模式,倡导提供优良品质的农产品,倡导农产品电商直播带货,倡导规范 经营、文明经营,倡导杜绝垄断、偷税漏税等行为。县域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中心要加快转型为农产品供应链的控制塔,从而引领数字农产品 的发展。数字农产品供应链是指将数字化信息作为农产品供应链新的生产要素,用数字信息 技术对农产品对象、环境和产销全过程进行可视化表达、数字化设计、信息化管理的新兴农 产品流通发展形态,是数字经济范畴下用数字化重组方式对传统产业进行变革和升级的典型 应用之一。数字农产品供应链"控制塔"要逐渐成为农产品生产、流通、消费的数字控制和 管理中心。数字农产品电商"链式发展"包括:数字农产品的产业链——延长产业链;数字农产品的供应链——联接供应链;数字农产品的利益链——整合利益链;数字农产品的价值链——提升价值链;数字农产品技术链——应用技术链,在这里不仅仅是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 人工智能、而且包括各种各样的数据技术的综合使用, 如元宇宙、ChatGPT 应用;数字农产 品生态链——培育生态链。从而实现"链式发展",降低成本、降低风险、提高农产品电商 的竞争力。数字农产品供应链金融研究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探索从"以点带链"的供应链金 融 1.0、"从链到网"的供应链金融 2.0、"依网扩圈"的供应链金融 3.0、"万物互联"的数字 供应链金融 4.0。探索数字农产品"拉式供应链"的多种模式创新。如生鲜电商的"第二曲线"是否存在,如何运营, 创新生鲜电商的"第二曲线"问题。如探索建立农产品电商市场监测预警模型,通过农产品电商"反弹琵琶"从而精准地引 导农民的种植、养殖、加工。如探索建立农产品电商市场监测预警模型,通过农产品电商"反弹琵琶"从而精准的引 导农民的种植, 养殖,加工。原理:设 n 个农产品生产者销售农产品的平均值为S0,S 单个农产品生产者销售量与平 均销售量的增减值, 则单个农产品生产者(i)销售的农产品(Si )可记为S0 + AS,n 个农 产品生产者销售农产品的总量可记为n(S0 + AS),如果生产者的数量足够大, n 个商场增量 之和将趋向于 0,即limn)伪 xA(n)i=1 AS ) 0。模型:S = xi(n)=1 Si = xi(n)=1(Si + AS) 必 nS0 (式中, S 是某农作物生产总量,N 是生产者 数量)V = C + nS0 (式中,V 是某农产品销售总量,C 是区域基础消费量)表现:农产品的生产者 ≈ 农产品的销售者≈农产品销售的信息发布者结论:某农产品的总产量(S)与该品种供应信息发布者数量(n)存在正相关2021 年 7 月,中央网信办、农业农村部等七部门便依据此前的 《数字乡村发展行动计 划(2022-2025 年)》,共同发布了《数字乡村建设指南 1.0》,指导各地开展数字乡村的建设、 运营和管理。2022 年 11 月, 中央网信办、农业农村部启动联合制定《数字乡村建设指南 2.0》,围绕 信息基础设施、农业全产业链数字化、乡村建设治理数字化、乡村公共服务数字化、乡村数 字文化、智慧绿色乡村等方面, 进一步完善内容丰富案例,更好的指导各地建设数字乡村。计划到 2025 年, 初步建成数字乡村标准体系。重点领域标准制修订工作步伐加快, 基 本满足数字乡村建设需求,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应用多点突破,地方标准、团体标准研究同 步实施,打造一批标准应用试点,形成标准支撑和引领数字乡村发展的良好局面。《指南》为了指导我国数字乡村建设,中央网信办等四部门在《指南》中专门制作了数 字乡村振兴的一个结构图——《数字乡村振兴建设构架图》,我们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通过我 们的"数字农产品赋能乡村振兴"新路径。这里讲的数字农产品(含实物农产品的数字化、服务农产品的数字化、体验农产品的数 字化),含农产品生产的数字化、流通的数字化、消费的数字化, 以及和其他的品类,其他 的服务,其他的体验以及和一些数字化的生产和消费,连接起来。这个图我们试想通过以市场为导向, 克服我们当前存在的理念、基础、人才障碍, 通过 数字农产品主要的矛盾,来解决乡村振兴其它的一些矛盾。当前我国 99%以上的乡村都有农 产品, 以数字农产品为数字乡村振兴的"牛鼻子"和主要抓手,来赋能数字乡村振兴的建设。将数字农产品赋能数字乡村振兴的管理、社会治理的数字化紧密的结合起来,从而实现 "一切业务的数字化,一切数字业务化,一切业务用数字来说话",在数字农产品电商的建 设过程中逐步推进我国供应链金融的数字化发展。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全面建设社 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三农",解决"三农"问题必需解决农产 品产销问题。2023 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后的第一年,是中国式现代化关键的一年, 也是数字乡村振 兴第二阶段的关键性一年,农产品电商如何更好地赋能数字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需要社 会各界给予更多的关注, 如:(1)数字农产品及其结构优化;(2)数字农产品赋能数字乡村振兴;(3)数字农产品电商的规范有序发展;(4)数字农产品电商的新文化建设;(5)数字农产品供应链"控制塔"建设;(6)数字农产品电商"链式发展";(7) 数字农产品"拉式供应链"的多种模式创新;(8) 数字农产品电商为核心的数字乡村振兴路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