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商贸流通专项)典型案例(十九):夯实标准化基础 构建跨境电商全业务链条供应链体系
江苏跨境电子商务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苏跨境)围绕产品、数据、流程、服务,以大数据为支撑,以云端外贸综合服务平台“贸互达”为载体,通过与关、检、汇、税等监管服务机构系统直接对接,将流程与岗位职责、制度、标准、考核以及风控体系融合,建立起以流程为主线的供应链标准体系,打通专业、部门、层级壁垒,提高工作协同和业务执行效率,推动管理体系协同运转,有效支撑公司的运营建设,服务内外贸一体化发展。
主要做法
江苏跨境全业务供应链体系建设
产品标准化建设。在事前事中事后三级风控体系中加强对产品的事前准入工作,建立产品准入审批流程标准,保障平台上各类产品均完成标准化建设。截至目前,商品sku数据库累计包括27550类不同规格型号的商品。依靠标准化建设,在统一标准规则、标准产品数据的加持下,提高外贸综合服务人员制单效率。
江苏跨境数据标准化建设
流程标准化建设。针对外贸六大环节,提出在采、在产、在库、在关、在途、在配“六在”供应链服务体系概念,梳理工作流程,明确环节单据资料标准化,环节流转确认的标准动作。流程标准化后,每一个步骤都有标准可依,有规范可控,既确保了“六在”环节大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也使得业务操作更加高效、可靠。
服务标准化建设。产品、数据、流程标准化建设为形成服务标准化提供了基础。将客户准入、服务条件、服务内容、服务费率、融资额度等标准化,实现客户一键制单、快速收汇付汇结算、快速融资,全程监控通关商检、物流、结汇、退税情况,为不同客户提供定制化的服务。
取得的成效 江苏跨境通过供应链标准体系建设,依托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已建成外综服平台、全球关务平台、物流可视化平台、供应链金融平台四大平台。平台充分整合各业务系统数据,打造了基于大数据的风险控制模型,为中小企业提升信用,拓展融资渠道。依靠标准化建设,运营效率、制单效率、收付汇效率、凭证制证效率、退税申报效率分别由原来的5单/人/天、3小时/单、24小时、20人月、45人天提高到20单/人/天、20分钟/单、2小时、5人月、10人天,大幅优化了进出口企业的外贸运营效率和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