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商贸流通专项)典型案例(十四):打造标准化智慧供应链 实现管理和服务双提升
青岛市日日顺供应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日日顺)以客户及用户最佳体验为目标,在智能制造和流通服务两大供应链物流场景下,制定和应用系列智慧物流技术标准和服务标准,打造标准化的智慧供应链解决方案,构建起覆盖全国、进村入户的仓储物流和服务网络,有效实现物流资源的智能管理和协同调度,提升了物流全流程管理效率和作业效率,形成仓配一体、送装同步的差异化场景物流服务模式,实现管理和服务双提升。
主要做法
部分企业制度标准
在智能制造供应链方面,与海尔智能工厂联合制定《智能工厂中的物流运作流程》国际标准(IEEE),从厂内物流和厂外物流两个角度规范了智能工厂的物流作业流程,从管理组织、设施布局、设备要求、信息系统、人员、安全与应急管理等方面规范了物流作业流程的实施、评价和改进方法。申请立项《智能工厂中的线边仓技术规范》国际标准(IEEE),通过对线边智能仓建设环境、电力供给、网络通讯、区间规划、作业方式和流程布局等要素进行标准化规范,推动厂内智能仓建设规范化。此外,还联合全国物流技术标准化委员会等单位,通过国标委向ISO组织申请成立Smart Distribution in Logistics(物流智慧配送)技术委员会(已进入ISO全体会员国投票阶段)。
在智慧物流管理服务方面,为提升智慧物流管理能力,推广智慧物流服务方案,日日顺牵头和联合京东、圆通等多家领军企业立项《智慧物流服务指南》国家标准及《基于多仓的库存共享管理要求》行业标准。为提升具体业务类别和作业场景下的服务标准化,牵头制定了云仓云配智慧供应链管理标准和《居家大件智慧物流全程服务规范》等8项物流服务规范系列团体标准,并以此为基础,依托销售大数据预测,进行三级云仓部署,实现就近和多仓布货,通过覆盖全国的服务网络和服务标准,实现了大件商品的极速送装,为用户带来更顺心满意的优质体验。
日日顺物流园区数字化规划及技术应用
取得的成效 日日顺通过智能工厂中的物流流程规范化和线边智能仓规范实施,促进了智能物流设备和高效制造的有机衔接,优化了生产成本,减少了供应链短板,支撑智能工厂高效运作。通过以云仓云配为代表的智慧物流方案规划实施,以及集成应用管理各类智能设施设备和数字化技术,有效实现物流资源的智能管理和协同调度,减少了货物搬运,降低了物流消耗,节省了物流成本,促进了绿色物流发展。通过物流园区物联网数字技术标准化规划和应用,实现了信息集成、智能运作、资源共享、过程可视,有效解决设施设备信息孤岛问题,提升了物流园区的全流程管理效率和作业效率,有效改善了园区服务质量。通过汽车备件、光伏产品等场景物流标准制定,规范了出厂到末端的一体化物流服务,改善相关产品行业的服务质量,降低物流成本和产品损耗,促进了产业健康有序发展。